创新!“民防警报通信信息要素箱”研发成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家“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精神,充分发挥科技铸盾强防核心作用,有效促进上海民防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民防科学研究所联合上海市长宁区民防办公室,成功研发民防警报通信信息要素箱,并于近日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上海市民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市长宁区民防办公室根据上海“智慧民防”总体要求,基于“大数据应用”和民防综合管理信息化工作实际需要,以“一张网、一个平台、一套标准、一批制度”为目标,探索在民防工程、防空警报设置点、应急避难场所、宣传教育基地等民防场所,建设民防警报通信信息要素箱,在基础设施层面,把民防指挥通信信息要素建设“标准化”和“前置化”。
民防警报通信信息要素箱实现了使民防工程内部接收防空警报信号、覆盖 400M 超短波数字信号、覆盖移动蜂窝网络和覆盖 Wi-Fi 信号的功能。通过对设备进行小型化、轻量化调整,利用整体集成技术解决了相关民防指挥通信信息要素的集中控制和管理问题。
民防要素箱也是民防物联网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上海,物联技术已经在民防领域开展广泛应用。借助物联设备的感测技术,民防工程的管理工作比以前更智能、更高效。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民防要素箱根据民防的业务特征优化网络,对外连接信号源、向内部署传感器,更好地实现物与物之间的通信、物与人之间的通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使得老旧居民小区内的民防工程可被居民在平时“用起来”,人员疏散掩蔽演练中“活起来”。
附件: